1)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头支票_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要把东西卖出去,得搞清楚市场究竟需要什么,经销队的人在各省市的百货大楼和供销社跑是对的。”宋幼湘了解完情况,已经知道器材厂成效不大的原因在哪里了。

  成立了经销队伍,但大家还是习惯性地听指令做事。

  像驴一样,打一鞭子才往前走一步,不会想着多走几步,持续走下去,就能免于挨鞭的命运。

  “反正已经到了地方,那为什么不去跑跑各地的广播局呢?”还能省省差旅支出。

  “毕竟大型广播器材,平民老百姓也用不上,还得是这种专门的单位才有需要,而一个好的销售,就是没有需要的情况下,能帮客户创造需要。”

  国内这个情况,实际上是不需要创造的,根本就是什么都缺。

  只不过地方领导和器材厂的销售人员一样,因为现有的条件,不敢去需要,一套广播设备花费的钱可不少。

  现在电视机几百块是昂贵的奢侈品,广播设备价格对基层广播站来讲,也是天文数字。

  苏厂长点头,若有所思,“是,以前我们做什么,他们用什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还得知道他们需要要什么才行。”

  但一个个地去走访,所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再汇总报上来,中间要经过的手也多。

  中间的手一多,许多利益和纠葛也就多。

  苏厂长不想还没下水,就踩掉一块泥,把池塘水给搅浑浊了。

  “搞研讨交流会呀,像之前津市那样,咱们是研发技术人员交流,这次可以是各广播局的负责人。”宋幼湘积极出主意。

  还有什么比面对面的交流来得更加直接呢?

  真要有这样的研讨会,各地广播局的负责人一定都会很积极,没办法,器材厂这样的单位,于他们而言,就是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地方。

  器材厂的设备卖不出去,同样,广播局的领导们,也一样是求爷爷告奶奶,搞不到台性能好的设备。

  “其实您这个想法,就是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咱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技术,研发生产。”宋幼湘道,“单个的数据会骗人,但大数据不会骗人,调查的越多,对市场的了解也就越深入。”

  其实这个数据现在宋幼湘就能给,但她说的没有用,必须器材厂自己深入调查才行。

  八亿多人口的精神需求急待被满足,人们对看到,看好的电视的强烈渴望,犹如饕餮,无法填满。

  器材厂的优势极其明显,上到专业的广播设备,下到电视机,通通都可以生产,帮助地方兴办电视事业,把电视发射机卖给各广播局,把电视机卖给地方群众。

  通吃。

  宋幼湘走的时候,苏厂长和梅工送宋幼湘出厂,婉拒都不行,非要送。

  “小宋啊,你毕业后,有没有想法来器材厂啊?”苏厂长这副狼外婆语气,叫宋幼湘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