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引狼入室_醉枕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人自己开公司的打算,最先进入视野的便是曾志韦。

  在三大院线合并之前,有两部电影表现十分亮眼,一部是邵氏的《赌圣》,打破本埠最高观影人数记录,一部叫做《最佳福星》,这部电影是什么来头,只需要看看名字就知道了——“最佳”代表着《最佳拍档》,“福星”指的当然就是《福星》系列,在《宝贝智多星》系列和《赌神》、《赌圣》系列赌片之外,这两个系列的电影是最赚钱的。

  强强联合果然不同凡响,《最佳福星》只在香港票房就达到3600万,而这部影片的导演就是曾志韦。

  很多人都以为是洪劲宝用私谊说动麦加,两人联手拍出了《最佳福星》,实际上曾志韦在其中起的作用更大。当时他跟洪劲宝同麦加说,你们肯做的话每人给我七天,其余我做,两位什么都不用操劳,回来后每人估计能分一千万。

  搞《最佳福星》赚了大钱,曾志韦雄心万丈,想甩开几大电影公司单干,恰逢潘笛生想扶持一些电影人为新宝拍片,被曾志韦游说成功,于是“好朋友”电影公司就成立了。

  至于泰笛罗宾能被曾志韦拉拢过来,便不得不说起新艺城三巨头的分裂。

  当年新艺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集体创作、集思广益居功至伟,由麦加、石天、黄白鸣、徐可、施南笙、曾志韦、泰笛罗宾组成的七人创作小组,碰撞出不少火花,新艺城前期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是他们群策群力的结果。

  七人小组的成员各有所长:麦加上大学时主修电子工程,后来做工程师时,又去纽约大学专门学习电影制作,在美国曾以副导演的身份参加过三部枪战片的拍摄。在《最佳拍档》系列中,他利用自己学过电子工程的长处,熟练地将高空飞车、电子武器等特技融入电影创作;石天是喜剧演员,从演员的角度审看剧本;黄白鸣曾是话剧的发烧友,对戏剧颇有心得,擅长编剧,新艺城的许多剧本都由他操刀。徐可是一个集导、编、演等能力于一身的将才,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一部电影;曾志韦玩而见多识广,对香港和台湾草根阶层的审美趣味了然于心;泰笛罗宾来自音乐界,且导、演俱佳。

  拍了那么多卖座片,新艺城为投资方金公主确实赚了很多钱。而新艺城由麦加、石天、黄白鸣三巨头掌舵,但他们利益分配其实是不均的。因为当时他们三个与金公主的雷老板是这样商量的:新艺城的股权,黄白鸣占9%,石天占19%,金公主与麦加合占72%。而在这72%股权中,金公主占37%,麦加占35%。也就是说,“三巨头”中麦加拿的是大头。

  集体创作虽然优势明显,却很难持久,很快这三巨头便因钱多钱少问题,闹起纷争,先是曾志韦退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