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顽固派的转变【一更】_醉枕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港三大报纸,《东方ri报》立场相对中立,《东方ri报》的记者现场提出这样的问题,意图很让人玩味。

  “我说过了,首批入选的这些人都是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成名,林先生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这件事陈柏森没有多做解释。

  林宥伦是完全有资格进入这份名单的,问题是他自己不愿意,陈柏森也没有办法。

  “作为名单中唯一的女xing,夏梦的入选是否和金镛有关?”第三个站起来提问的是《星岛ri报》的记者,这人明显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势。

  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夏梦成名于60年代,在70年代香港电影崛起的时候,却选择了远走美国,论起对香港电影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夏梦和名单上的其他人比起来却是略显不足,现在坊间都在流传,夏梦之所以能够入选,是金镛在背后出力的结果。

  这就是和第四届金像奖颁奖典礼改由《明报》集团主办之后,夏梦投资的《似水流年》捧走多个奖项的情况很相似,当时也有很多人觉得金像奖这么偏爱这部电影,是因为受了主办方《明报》的影响,而当时金镛还没有卸任《明报》主席一职。

  陈柏森不得不咳嗽了一声,这才压住了台下的小声议论。

  “夏梦女士从80年代开始就以香港电影人的身份在大陆投资拍摄了多部电影,为沟通两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凭这一点,她入选就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我有必要提醒这位记者朋友,金镛先生从两年前就已经宣布卸任明报董事局主席,现在整个《明报》集团都是林先生名下的产业,你刚才提到的猜测根本就没有事实依据。”

  陈柏森这段话被当天下午的电视新闻节目转述,正和周星池在一家茶餐厅里喝下午茶的林宥伦刚好看到了这个节目。

  陈柏森在林宥伦的印象中一直是个认死理的顽固派,但抛开这一点,陈柏森确实是一个优秀的电影媒体观察者,《电影双周刊》被《明报》收购之后,上面登载的影评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dulixing,哪怕是林宥伦投资拍摄的电影,只要被大家认为是不好的地方,都会被《电影双周刊》毫不留情地拿出来痛批。

  陈柏森确确实实是个人才,但在林宥伦手上却没有得到重用,金像奖本来是《电影双周刊》最先提出来的概念,但林宥伦接手没几年,就把《电影双周刊》从金像奖体系中剥离了出去,其实就是变相的在削弱《电影双周刊》的职权,后来让《电影双周刊》来负责星光大道名人手印资格的评选,实际上也是为了给陈柏森和他手下一帮编辑找些事情做,最后名单还是由林宥伦敲定,真正的权力并没有多少。

  《明报》主编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