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五)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角听了唐周言语,几十年前的往事仿佛过电影一般从眼前一幕幕飞过,从当初拜入张道陵门墙开始,到后来师兄妹五人每日里练功切磋,再到师傅去世,将掌教之位传给了三师弟张衡。

  张角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众人听,喃喃细语,将许多年的恩恩怨怨说了出来。

  张衡自幼聪颖,年少而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理明,闻者有感。直到此时,郭斌方意识到,此张衡非比张衡也。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这位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的学者还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1802号小行星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然而,无独有偶,两位张衡都视名利如粪土,张衡在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公府几次征召也不到。只是永元十二年,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八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

  后来应公车征辟,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后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以为政清廉著称,任职三年后,上书请求辞职归家,但被征召拜为尚书。

  相比起这位发明家、科学家,身为张鲁之父,张道陵之子的这位道教三师之一的张衡,则似乎不是那么为人所熟知了。

  诚然,相较于创立正一道,并活了一百二十三岁的乃父张道陵,张衡的名气的确不是很大;而相较于他的儿子,改革正一道为五斗米道,占据汉中二十余年,将教派的影响力极大地扩散,并以中国历史上极为鲜见的政教合一的方式统治地方,在天下纷争的背景下以独特的方式介入世俗权力之争的张鲁,更是没法比的。

  然而这位张衡却绝非草包,他虽未曾出仕,在天下士人中间未曾留下太广的名声,其在道教乃至在江湖中的地位却是不容小觑的。

  要说张鲁是恰逢乱世,又是被张修夺了权,方磨练出不一般的手腕,在后世留下了偌大的名声;张衡则是靠着父亲的教导,而在道家一脉留下了一段段让修道之人憧憬向往的佳话。

  不得不提的是,张道陵的六位子女,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