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节 中华复兴有我在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炎是个典型的闻到血腥味就兴奋的家伙,这场夜袭混战爆发后,他在十一月份半夜的气温里三下五除二地扒掉了上身衣服,手持两把冲锋枪左右开弓地冲杀在最前面,同时油光满面地大喊大叫道:“弟兄们!给老子狠狠地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我x你妈!”他的前面几句话是对身边的敢死队员们说的,后一句话是对一个刚刚顾头不顾腚地从营帐里钻出来的日军说的。

  历史上的中国军队之所以在中日战争中打不过日军,除了综合国力弱、物资匮乏、装备低劣、军人训练不足、战术使用不当等原因,最大的原因还是人心不齐,因为蒋介石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真正统一,导致中国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很多割据势力组成的联盟”,个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日本人打到东北,张学良盘算着“我的军队要是打光了,我还怎么继续称王称霸”,为了保存实力,跑了,日本人轻轻松松地得到了东北,日本人再打到河北,宋哲元想法跟张学良一样,为了保存实力,也跑了,日本人轻轻松松地得到了河北,日本人接着打到山东,韩复榘想法跟张学良、宋哲元一样,为了保持实力,同样跑了,日本人轻轻松松地得到了山东…人心不齐,全国一盘散沙,如何迎战强敌?但在此时的辽系内,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辽系就是一个整体,内部不存在小派系,上至最高统帅张学良下至赵海军、赵炎等前线军官,都是铁了心地跟日军拼命的,他们脑中完全不存在“保存实力”这个念头,虽然不是所有的东北军都勇于敢死,但能自愿报名参加敢死队的这些东北军官兵都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日军第2步兵联队的营地里,杀过来的三千多名东北军敢死队员都抱着有来无回、有死无生的念头,都只想着在战死前多杀几个日军,加上装备精良,从而没理由打不过人数并不比他们多出多少的日军第2步兵联队。跟着一起过来的第202旅副旅长梁立柱看得惊叹无比,出身于胶东系的他在心里暗叹“难怪刘儒席(刘珍年)只能在地方一隅弹丸之地做个小小的地头蛇,张少帅却能虎踞北方十省,掌握半壁天下,看他们带出来的军队,差距实在太大了!原胶东军只为钱财俗物而战,东北军则为国家民族存亡而死战,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梁立柱看到,血战中的东北军敢死队员们个个视死如归,根本没打算活着回去,在可以杀敌但自身也陷入危险时普遍选择不顾自身安危以全力杀敌,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敢跟敌人拼命和同归于尽的狠劲,先用冲锋枪扫射,打光冲锋枪子弹后改用步枪点射,打光步枪子弹后再改用刺刀战斗,刺刀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