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节 前言:曾经的龙头——东北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控制范围之外或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及独立建国的地方,被视为塞外苦寒之地,经济水平远不如中原和江南。实际上,东北的范围并不仅仅是今天的东北三省,在清初时,东北还包括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西伯利亚东南部、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地域面积非常广大。经过苏俄的百年掠夺,“东北”才萎缩成今天的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满清崛起于东北,所以东北也被称为“满洲”。东北的真正开发是始于清朝末年,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满清从东北崛起并统一中国后,东北就被视为“龙兴之地”。为维护所谓“发祥宝地”,满清历代统治者都把东北划为特殊地区,采取了严厉的“封禁政策”,既不允许开发,也不允许关内百姓向东北迁移居住。清初时,东北人口只有50万不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时,东北的人口仍然只有区区的300万,使得东北直到清末仍是“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后来,在顺治年间至民国时期,由于关内民众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恶化,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华北地区为主的关内民众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北迁移并定居,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运动。

  通过“闯关东”运动而来到东北的大批华北移民不但加速了东北的开发和建设,也确实大大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由于东北地广人稀且处处土地肥沃,所以来到东北的移民们互相之间不存在土地争夺问题。当时东北人分土地是这样的:骑着一匹马,在无主的荒地上使劲地跑,跑一个圈,圈里的土地都是这户人家的,这就是东北移民们的“跑马占荒”,东北的屯垦部队采取“按丁授田”政策,因此,在东北是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土地的。在电视剧《闯关东》里,主角朱开山一家原本在山东都快饿死了,但他们到东北后第一年过年时,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的白面饺子和鸡鸭鱼肉。这都是属实的历史事例。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东北人的生活水平:朱开山成地主后,长工们有一次罢工不干活,理由是“都两天没吃肉了”。由此可见,在张作霖和张学良的统治时期,东北基层民众的生活相比关内还算是比较富足的。

  张作霖和张学良也是华北闯关东移民的后代,张家祖籍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

  张作霖是清末和民国初期的著名枭雄、东北大军阀。辛亥革命后,清廷退位,民国成立,但民国建立后的国家统治权被原是清廷内部汉人实力派的北洋集团给夺取,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病死后,北洋集团分裂成三大军阀,分别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客观上讲,皖系和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