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节 三年、十年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武器装备优劣程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钢铁战车,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代价太大。杀敌一千自损一万的胜利其实不是胜利,而是一种悲哀。虽说军队打仗不能全靠武器装备,德国著名的“军神”汉斯?冯?塞克特将军也曾说过,“先进的装备能够战胜人的血肉之躯,但无法战胜不朽的精神”,可是,光靠精神意志打仗也就成了二战期间日军高喊着万岁冲向美军火力网的那种愚蠢行为了。一支军队,既要拥有先进强大的武器,也要拥有钢铁一般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才能战无不胜。此时,张学良接管的东北军工业基础还是相当不错的,由于张作霖的重视,东北军工业已经拥有亚洲数一数二的军火生产能力,每天的军火产量可以武装一个标准营。

  东北的大型兵工厂此时共有两座,都在沈阳,一座是在原奉天军械厂基础上扩建成的“奉天兵工厂”,另一座是在原奉天修械司基础上扩建成的“奉天迫击炮厂”。在陶治平、李宜春、韩麟春、杨宇霆等东北军工专家的苦心经营下,这两座兵工厂无论是规模还是生产力都位居亚洲之首。奉天兵工厂占地4000亩,所有机器设备都进口于日本和德国,厂房设备和机器工具由丹麦文德公司承办,兵工厂内部分为无烟火药厂、枪弹厂、枪械厂、炮弹厂、机器厂、发电厂、火炮厂、火具厂、铸造厂、制酸厂、冶铁厂、木工所、火工所、盐素电解所、黄铜抽伸所、硫酸所、硝酸所、炸药所、印刷工厂、兵工学校、炮兵射击场、工人俱乐部、工人医院、工人宿舍等部门场所,可谓分工明确、一应俱全。杨宇霆在1924年接手奉天兵工厂、担任该厂督办后,更是把这座军工基地建设得如火如荼,发展得日新月异,管理得井井有条。此时的奉天兵工厂拥有机器8000多部,制备电机4台,并且具有各种检测仪器,全厂职员人数达1000余人,工人万余人,卫兵1300余人,同时重金聘请了日、德、奥、俄、捷、瑞典等外籍兵工专家三十余人担任兵工厂的工程师和指导专家。

  奉天兵工厂是全中国乃至全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该厂每年能生产大口径火炮150多门、炮弹20万枚、步枪6万支、子弹亿发、轻重机枪1000多挺,还能制造口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是口径240毫米的重型榴弹炮。整个兵工厂耗资惊人,光是建设费用累计加起来就达到3亿多银元,每年的开支高达500多万银元。

  另一个东北的大型兵工厂即奉天迫击炮厂位于沈阳的东北军军事要地北大营附近,全厂职工有1400多人,该厂主要生产迫击炮、火炮、炮弹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